top of page
搜尋


珍愛水交社 —明德社區的眷村文化與美食再發現
台南市南區明德社區位於水交社,以延續眷村記憶、推廣文化特色為使命,不僅保存老一輩的飲食記憶,也將眷村故事融入活動、導覽與推廣中,讓更多人認識這段特殊的歷史文化。 (明德社區的豆乾料理,乘載著眷村的美食記憶。) 走進水交社,總能感受到濃厚的人情味與歲月痕跡。這裡的眷村文化...
多元就業開發方案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
9月10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菸葉記憶的再生 — 鹿滿社區文化轉型之路
嘉義縣竹崎鄉鹿滿社區曾是菸葉的重要產區,隨著產業沒落,菸田風光漸成回憶。協會為了將菸葉文化傳承下去,開發出文創商品與食農教育,不僅成功保存文化,也吸引遊客體驗,成為獲獎肯定的績優社區。 (菸葉抄紙體驗,讓地方文化有不同的呈現方式。)...
多元就業開發方案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
8月12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在地守護的力量—晶聖發展協會的長者關懷服務
晶聖發展協會於嘉義竹崎設立據點,專注於長者的生活照顧與陪伴。透過多元課程鼓勵長輩走出家門,並結合志工力量提供送餐與關懷訪視,讓社區中的長者能安心生活,家庭也能減輕照護壓力。 ( 嘉義竹崎鄉盛產許多農產。) 嘉義縣竹崎鄉幅員遼闊,當地居民多以務農為主,因著地理的優勢條件,...
多元就業開發方案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
7月8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愛與陪伴的所在—大愛社會人文長照創新發展協會的共融據點
「拉比卡菲—林內小作所」由台灣大愛社會人文長照創新發展協會所成立,陪伴身心障礙者培養生活與職能技能。此外,協會也深耕長照服務二十多年,推動社區長者關懷、老人福利,秉持愛老、愛心、愛社會的理念。 ( 協會將果皮、菜葉製成無毒蠟筆,讓民眾在繪畫時都能安心創作。)...
多元就業開發方案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
6月26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推廣屬於濁水溪的豐饒-本村物產生產合作社
雲林縣烏塗村憑藉濁水溪滋養出的黑土沃壤,孕育出優質的稻米、蘆薈與芋頭。而為了推廣農民的優質作物,本村物產生產合作社成立特色小舖,用不同型態行銷地方農產。 ( 選用烏塗優質芋頭製成的芋筍包,是地方的傳統美食。) 說到以芋頭為特產的地方,除了台中大甲以外,你還能想到哪個地方...
多元就業開發方案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
6月9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走進《用九柑仔店》 — 在地婦女的故事與童年滋味
嘉義的台灣程果生活文化創意藝術協會,在戲劇結束後,延續「用九柑仔店」品牌,陪伴在地婦女重建職涯自信,同時保留各式古早味零食,讓來訪的旅人找回童年時光。 ( 來用九商店逛逛,品嘗一杯冰涼的手沖咖啡吧!) 你看過戲劇《用九柑仔店》嗎?隨著2019年熱播後,一度造成取景地-嘉...
多元就業開發方案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
5月16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以竹筍守護樹蛙 — 嘉義縣友善諸羅樹蛙蔬果生產合作社
在嘉義,有一群筍農以「與自然共好」為理念而成立蔬果生產合作社。他們守護臺灣特有、數量瀕危的諸羅樹蛙棲地,並以友善方式栽種烏殼綠竹筍,讓農業與生態友善共存。 (合作社夥伴巡視筍林中的環境變化) 你聽過「諸羅樹蛙」這個物種的名字嗎?作為臺灣特有的樹蛙科物種,樹蛙的棲息地點與...
多元就業開發方案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
5月2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山水樂音交織的水庫小鎮-大埔和平社區
位於曾文水庫旁的大埔和平社區,多年前以漂流木製作小提琴,並推動全齡製琴與學琴課程,讓音樂走進偏鄉教育。在這裡,遊客不僅能欣賞山水美景、搭船遊湖,還能感受「自然與藝術」共融的生活氛圍,是嘉義旅遊中別具特色的一站。 (製琴師 在和平社區推動 小提琴的製作工藝)...
多元就業開發方案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
4月2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嘉義最有溫度的女力滋味 — 飛雁創業育成協會的在地媽媽手作料理
嘉義縣飛雁創業育成協會,長年陪伴弱勢女性從就業走向創業,化身在地女力的最佳舞台。這裡的媽媽們不僅在陪伴下重拾自信,更以好手藝做出特色醬料,讓每一口都吃得到家的味道。 (協會媽媽製作的三款手作特色醬料,展現她們的好手藝) ...
多元就業開發方案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
3月18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走進俗女村 — 後壁菁寮的復古文青旅行
隨著電視劇《俗女養成記》走紅的臺南後壁菁寮農村,在返鄉青年的投入下,從沒落村落搖身一變成為人氣「俗女村」。在這裡,你可以走訪戲劇拍攝景點、逛古色古香的老街,還能帶上一個「臺灣LV」茄芷袋,體驗最道地的復古潮流。 (背上一咖茄芷袋,復古潮流重新席捲而來!)...
多元就業開發方案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
2月27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在七股遇見大海的禮物 — 溪南休閒農業區的漁村生態之旅
臺南七股不只有著名的鹽山,還有一片鄰近七股溪的隱藏版漁村秘境 — 溪南休閒農業區, 這裡是全國第一個以漁業為主的休閒農業區,擁有紅樹林、潟湖、黑面琵鷺與豐富的漁業體驗,帶你親近虱目魚與蚵仔的產地。無論是生態探索還是在地美食,都能一次滿足。...
多元就業開發方案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
2月11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位於臺南角落的溫暖 — ihope愛希望全人關懷協會
成立於 2016 年的 ihope 愛希望全人關懷協會,多年來陪伴著臺南的弱勢家庭、長者與孩子。從課後輔導班、健康講座,到手工花束義賣,這裡不只是服務據點,更像是一個溫暖的社區驛站,讓人感受到「共學、共融、共好的力量」。...
多元就業開發方案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
1月10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玉井不只有芒果!-臺南市曾文溪產業觀光發展協會
曾文溪產業觀光發展協會創立【淺山聚落】品牌,以整合玉井淺山資源推廣在地農產品與文化,透過成立故事館和舉辦市集,讓遊客深度體驗玉井的獨特魅力。 (酸酸甜甜的芒果青冰,相信是大家夏季來玉井品嘗的美食之一吧。) 來到臺南玉井,除了品嚐當地聞名的芒果,其實還有許多值得一試的活動...
多元就業開發方案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
2024年8月1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用創意降低快時尚代價-社團法人雲林縣心生活發展協會
你是否曾經思考過,隨著快時尚的興起,我們到底淘汰了多少衣物? 你知道嗎?截至2023年,全球已回收的衣物總量達到了660萬8239公斤!然而,這只是冰山一角。在成衣商大量製造、壓低成本的背景下,消費者雖然能夠以低廉的價格購買到一件又一件心儀的衣物,但這種消費模式卻在不知...
多元就業開發方案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
2024年8月1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在現代社會中尋回平靜的療癒之旅-台灣心境探索學會
透過探索心境的自然療癒體驗,協會幫助人們舒緩日常壓力的情緒難題,以香草植物為媒介,重新找到內在平靜,並增強對環境的尊重與保護意識。 (滿園的香草植物,是療癒因忙碌而引起情緒壓力的良藥。)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每天都要應對快節奏的生活,承受來自工作、學業和社會的高度競爭壓力...
多元就業開發方案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
2024年7月8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除了高跟鞋教堂,嘉義布袋還能這樣玩-社團法人台灣西海岸發展協會
嘉義布袋隱藏著豐富的自然與文化資源,台灣西海岸發展協會透過導覽和生態旅遊,帶領遊客發掘這片土地的鮮為人知的秘境。 嘉義布袋是一個充滿豐富物產與文化資源的地方,曾經以其繁榮的漁港、鹽業和獨特的濕地生態而別具風光,因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而曾是台灣西海岸上一顆閃耀的明珠。然...
多元就業開發方案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
2024年7月7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就是要嘎嘣脆!打造全自製爆米花品牌-保證責任嘉義縣御良田玉米生產合作社
一場臺灣爆米花計畫在嘉義義竹鄉默默進行,從種植本土爆裂玉米到生產香甜蘑菇狀爆米花,御良田用行動讓大家看見最嘉義的美味點心。 (嘉義縣義竹鄉生產高品質玉米,每到農忙時節農民的辛勞都有了結果。) 這是一場從田間到美味的爆米花革命!咖滋咖滋,那酥脆的口感讓人一口接一口,隨著美...
多元就業開發方案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
2024年7月6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傳統農村的現代魅力-雲林縣虎尾鎮北溪社區發展協會
雲林北溪社區以優質玉米、花生產業與剪紙藝術聞名,近年來社區積極推動地方永續發展並提供農事體驗與美味特色美食,吸引眾多遊客前來遊玩。 (充滿喜慶氛圍的紅色剪紙藝術裝置,隱藏在北溪社區的每個角落。) 位於雲林的北溪社區,是一個看似平凡卻充滿驚喜的傳統農村。這裡盛產的農產以玉...
多元就業開發方案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
2024年6月26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三崁店的歷史與生態之旅-台南市永康區三民社區發展協會
三崁店糖廠關閉後,少了人為干擾,意外讓這裡成為永康的生態綠肺,就連二級保育動物諸羅樹蛙,也成為這裡夜晚的小嬌客。 位於台南市永康區的三民社區,西半部為三崁店舊部落,這裡的建村歷史悠久,也曾是三崁店糖廠與神社遺址的所在地。除此之外,還有二次大戰的防空洞群,磚塊堆砌的結構形...
多元就業開發方案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
2024年6月6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感受鄒族文化與自然之美的山豬部落-嘉義縣阿里山鄉來吉社區發展協會
來吉社區位於嘉義阿里山最北邊,以「山豬部落」而聞名,鄒族勇士的歷史傳說與彩繪石刻裝飾彰顯自然文化。 (aveoveoyu是鄒族的問候語:「我心喜悅」,向每個來訪遊客表達感謝歡迎。) 來吉部落是嘉義阿里山最北邊的一個美麗村落,這裡的每一寸土地都承載著鄒族人的傳統與故事...
多元就業開發方案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
2024年5月29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