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布袋鎮東港社區,是台灣「白娘」蘿蔔的主要產地,市面上80%的蘿蔔乾更是由此產出;然而,東港也難逃典型農業社區人口外移的命運,高齡化嚴重、就業機會短缺。為改善現狀,社區組織合作社、建立自有品牌,並在勞動部多元就業開發方案資源挹注下,吸引青年返鄉;8年級的鈴鈞便在此機緣下進入保證責任嘉義縣布袋鎮東港社區合作社,運用多元方案課程所學架設品牌官網,助社區推廣農特產。
(8年級生鈴鈞(中)與東港社區合作社夥伴們,一起推廣家鄉優質菜脯)
今年24歲的鈴鈞是東港在地人,國中開始便在外地求學,隨後,鈴鈞追隨姊姊的腳步前往輔英科大就讀醫學檢驗生物技術系。她表示:「當時的想法很單純,反正姐姐都這麼選擇,照著做總錯不了,開學之後才發現,怎麼到處都是我不喜歡的理科!系上有很多跟我一樣的同學,到了二年級,幾乎有三分之一的同學轉系或轉學,我不想中途而廢,就這樣一路走到最後。」
畢業後,鈴鈞共嘗試五次醫檢師考試,均不幸以些微之差落榜,甚至僅1分左右臨門一腳,令鈴鈞備感挫折,興起效仿父親從事警職的念頭,卻受到了父親的極力勸阻。「爸爸對子女的期望很高,他卻不希望我們為了穩定的收入而犧牲了健康及生活,去從事警察這種高壓的工作。」鈴鈞說。正當鈴鈞對未來感到茫然、無所適從,東港家鄉的保證責任嘉義縣布袋鎮東港社區合作社理事主席謝武南捎來一份就業工作機會,擔任該社產業行銷暨導覽人員。
東港雖為菜脯的重要產地,然而種植及醃製加工的農家多為中高齡,加上長期獲利不高,令青年紛紛離鄉。社區透過申請勞動部多元就業開發方案,成功吸引一批包含鈴鈞在內的東港青年回鄉服務。他們透過市集、通路與線上銷售推廣在地農特產,並將販賣盈餘做為社區回饋金,除了為老人食堂供餐,也定期舉辦活動促進老人情感聯誼,鼓勵老人出外活動、維持身體健康。
鈴鈞表示:「我從小在東港長大,卻對家鄉沒有太深入的了解;這份工作讓我重拾對家鄉的熱情,實際參與家鄉的改變,意義重大。」除行銷之外,鈴鈞更向社區長輩學習菜脯乾的工法,不同於市面一般一公斤的菜脯乾僅需一公斤蘿蔔,東港卻要用到十五公斤的蘿蔔,壓製三天、再曬三到四天,方能製成又香又醇的菜脯乾。「慢工出細活,是我從長輩們身上學到的經驗,工作也是一樣的道理。」鈴鈞說。
(鈴鈞透過實際參與菜脯乾製作,更加了解家鄉產業魅力。)
因為實際參與菜脯乾的全程製作,讓鈴鈞對菜脯乾具有透徹的了解;半年前,鈴鈞透過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導入的培訓課程學習製作網站,為單位打造專屬的官網,從背景故事、產品特色、製作過程及食品認證等資訊一應俱全,省下了原本要建置網站的經費。鈴鈞說:「東港雖不大,但我們的願景很寬廣!在此之前,我是一個很『閉俗』的人,這份工作讓我了解自己的無限可能,唯有勇敢嘗試,才能知道自己的能耐。」隨著社區一步步改變,鈴鈞亦日漸成長茁壯;24歲的天空一望無際,終有一日,她將展翅高飛。
Comments